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內容簡介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作者何來美筆法平實,考證嚴謹,詮釋分析有理有據,評論針砭鏗鏘有力,是第一本台灣客家政治風雲全紀錄!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描述客家人給人保守、內斂印象,非到危難時刻不輕言反抗,但乙未抗日最悲壯的卻在桃竹苗客家庄及屏東佳冬蕭家步月樓,相對於引日軍進台北城的「協力者」,甘當順民,越顯高潔。
二二八事件最悲慘的是花蓮鳳林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父子慘案,「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洒郊原」何等悲涼?一九五〇年代白色恐怖,共產黨最後據點在桃竹苗客家庄,也是國民黨政府最後肅清的地區,有人選擇「自新」苟全性命,甚至當了高官;有人卻莫名慘遭槍決,人生境遇有如天壤。
首位客家籍立法院長黃國書,本名葉焱生,兒子叫葉克倭,他為何改名換姓?晚年又為何黯然辭掉立法院長,兒子並因官司流亡海外?首位客家籍副閣揆徐慶鐘,受業於蓬萊米之父磯永吉,七年農林處(廳)長任內讓台灣農漁牧生產增加三倍,他一手提拔李登輝,晚年師生為何交惡?
在威權政治年代,許信良、邱連輝分在桃園縣、屏東縣率先開創「黨外」執政,掀起台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新時代。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投票行為為何呈現「北藍南綠」?總統直選後,客家票源流向經常扮演勝敗關鍵角色,客家族群權益始獲得政府正視。
作者介紹
何來美
1954年生,苗栗公館人,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1978年考進《聯合報》,曾任苗栗縣、台北縣特派員,地方新聞中心組長、副主任、晚報主任,並兼任聯合大學講師,2011年底退休後,曾任《旺報》、《泰國世界日報》特約撰述。
著有《劉黃演義》上下集、《風霜歲月人情》、《牛仔界的成吉思汗》,主編《鄉賢談歷史》、《客家身影》。曾獲客委會客家新聞獎評論獎、地方新聞獎及陸委會兩岸新聞獎首獎。現從事文史研究、寫作,苗栗社區大學老師。
目錄
自序
日治(據)時期
導言
乙未抗日客家仕紳的志節
丘逢甲、丘念台父子功過
邱先甲回台與日人周旋
羅福星抗日壯志未酬
蔡清琳與北埔事件
日治人權律師葉清耀
台灣社會主義先驅彭華英
「國歌少年」詹德坤的故事
黃旺成批後藤新平「治台三策」
二二八與白色恐怖
導言
花蓮張七郎父子慘案
吳鴻麒於「二二八」罹難
葉秋木慘死屏東街頭
吳濁流揭開二二八真相
鍾浩東「基中《光明報》案」株連甚廣
中壢義民中學事件
蕭道應夫婦與佳冬「白色恐怖」
曾永賢「從左到右」的人生
通霄鎮長邱乾耀白色恐怖遭槍決
醫學博士江德興遭槍決
三灣大河底的悲鳴
桃竹苗客庄「白色恐怖」受株連
曾梅蘭發現「白色恐怖」亂葬塚
客家政治地位與社會運動
導言
威權時期的客家政要
省府小內閣與客家
客家人入閣比率偏低
客家人在立法院
改名換姓的黃國書
台灣農業現代化推手徐慶鐘
劉闊才榮膺國會龍頭
首位台籍大使房金炎
民主人權鬥士魏廷朝
吳伯雄黯然退出省長選舉
司法界連襟:賴浩敏與范光群
客家鐵娘子葉菊蘭
客庄農民運動的傷痕
客家勞工抗爭血淚史
「還我母語運動」的迴響
客家地方政治生態
導言
桃園縣早期閩客輪政
吳鴻麟祖孫三代當縣長
中壢事件與許信良的流亡
「桃園幫」的崛起與分裂
吳伯雄與許信良的政治角力
吳志揚與鄭文燦的兩度對決
東許、西許派左右新竹政局
新竹芎林鄒家一門四傑
縣市分家帶動新竹縣繁榮
鄭永金與邱鏡淳「牛鬥牛」廿載
苗栗縣黃、劉兩派輪政
何智輝行賄法官逍遙法外
傅學鵬遊走藍橘綠營
「昌鴻大戰」的因果與亂象
台中縣林、陳兩派輪政
台中縣客籍縣長陳庚金
台中縣民進黨客籍戰將輩出
南投客家籍縣長彭百顯
高雄美濃文風、參政冠全台
報人王惕吾栽培鍾榮吉
高雄客家源流與島內移民
高雄客家參政「北藍南綠」
屏東縣政壇早期閩客分配
邱連輝開創屏東「黨外」時代
徐傍興牽成客家子弟
邱連輝是蔣經國的諍友
客家人開啟台東縣派系政治
立法院政策大推手:饒穎奇
花蓮縣客家移民與信仰
花蓮縣早期閩客輪流分治
花蓮縣客籍縣長的運命
陳水扁為吳國棟「三顧茅廬」
傅崐萁參政以妻為備胎
花蓮市長田智宣壯志未酬
客家是台北都會政治邊緣人
政治金童羅文嘉的起落
從客庄看二○一四年地方選舉
苗栗客家庄藍營鐵板已鬆動
總統大選與客家
導言
客家族群投票取向的流變
從客家看二○一六年大選結果
李登輝落實台灣民主化
陳水扁較尊重閩客平衡
馬英九到通霄馬家庄祭祖
蔡英文用心贏回客家庄
宋楚瑜與客家政壇
許信良爭總統大位的悲涼
序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
史學四要典範/李喬
何來美先生的《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是一部準確而精采的「地方史」著作。
美國史家菲利普.巴格特在《文化:歷史的投影》乙書裡引用希臘文看法:歷史有詢問,調查,進一步指牽涉或影響眾人事件的文字記述。據此可知重點在:一、影響眾人的人、事件。二、文字記述。
在東方,有「史家四要」說法:「學」:歷史學的專業內容與方法;「才」:文才文采,能準確精采的記述;「識」:宏觀微觀的貫通,古今內外的聯接,能夠準確掌握「事實」(fact),求得「真實」(true);「德」:這是隱藏在學才識後面的不假不躲不媚不懼的良心良知標準。一個「史者」要具備史學、史才、史識、史德才是真正的「史家」。當代學人張廣智認為:史學是文化中的文化。深究之,令人深有領會。
可是現代人——尤其在東方,對於「制式的國家歷史大敘述」,說是五分信任五分質疑還是客氣的,於是有人呼籲:多寫地方史,大家來寫個人史;個人史,「有料」或者不難,地方史就不易了。「地方史」要呼應「大歷史」,不然被譏為閉門造車;最艱苦的是廣泛的、精緻細膩的「田野調查」(fieldwork),這是時間與耐心耐力的挑戰。本書的精采,令人感服就是這點。而他有「膽識」敢述別人所不敢,而他下苦功,能挖掘他人所不能者。
以下試就條列閱讀所得感動如下:
一、文字能力精準有力。「史實」不能自現,必要依賴作者準確的文字。這個「準確」不祇是「能力」問題,而且是用心、真誠、不猶豫、不畏懼、無私的直書良心等——也就是「史德」的具體表現。
二、丘逢甲在台灣史上是重要的存在,對他的論述很亂,本書作者「以其族人體系性」以予交代,這是智慧與公平的策略。俗云:看人不能看一時,要看其一生。作者予丘氏後人、族人對台灣的功過一起交代,叫人敬服。
三、羅福星其人其事,世人所知大多片段,其身世來歷大多朦朧模糊,本書予以立體化,清楚交代。這之於地方、事件所涉者後人都十分必要的。本書成全一份功德。
四、張七郎慘案恨事,家人種種;吳鴻麒的冤怨與個中曲折;鍾浩東「《光明報》株連」的真相,一直「政治性」的,不予明朗;客家地區——尤其苗栗教師牽連最廣,除小說外,鮮有明確交代。本書作了相當的補白。
五、「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左右內鬥三合一冤曲,很難釐清黑白。本書以「中性評斷」,史識高明。六張犁亂葬崗一段詳盡完整記述令人敬服。
六、客家人入官詳說,牽連脈絡,極具史與文的效果。客家「地方醫師」,兼具宏觀之效。是本書最特勝處。
七、「當代人物」亦予據實直評,膽識過人。「苗栗劉黃兩派」爭鬥演義,作者早有專著詳述。本書有進一步評述與明白月旦。「此劇」有「續集」,本書可當「顯微鏡」用。
八、台灣客家的政黨傾向,向來是南綠北藍,而花蓮桃園閩客輪流執政,這是意義深沉的現象,書中點醒頗值研究者、從政者深思。
九、都市區客族總是政治邊緣人,除了政經脈絡化,是否有深層「行為模式」、「價值觀」有關?本書點出,值得研究者、有心人從文化面思考檢討。
總之,這是一部深刻思索,用心田調,廣涉資料完成的作品,可讀性高,能探討者十分豐富。個人除感謝其為客家人、對讀書界大貢獻之外,提出三項議題盼望於本書著者以及年輕人涉獵探討之:
一、台灣械鬥的認識:客家原鄉不出「分類」之實,台灣則不然,應探討原住民的「土地觀」,早期原漢接觸的實況,最重要是「墾戶制度」與「佃戶」之形成。釐清之後,可以還「械鬥者」的清白,可憐可憫之情。
二、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終戰,十月二十五日「台灣降服日」,其間三、四月間,「聯軍」與台灣民間領袖有所接觸云云,「傳說紛紜」,其與台灣政局有何影響,此批菁英行程如何。凡此極值詳察討究——有可能的話。
三、一九四七年「二二八……」是台灣史上最大慘案,其中兩大疑題始終未見較明確史實陳述:一是事件中「左派」扮演什麼角色?二是謝雪紅、蘇新等回歸以後的發展與結果如何?這是台灣當代史的乙章,值得詳實探究。
以上簡述讀後感佩之懷,並及期許台灣關懷身世歷史的年輕一輩繼承努力。謹此為序。二○一六年十二月三日。
自序
我從小喜歡歷史,小學四年級聽中廣苗栗台台長江平成講《西漢演義》,即嘆范增謀略不輸張良,卻因項羽剛愎,不聽范增諫言,結果兵敗垓下,讓劉邦得了天下。
二十四歲考進《聯合報》,派回苗栗家鄉當記者,除關注地方政治派系鬥爭,也勤訪耆老蒐集地方人文軼事,先後出版或主編《劉黃演義》、《風霜・歲月・人情》、《鄉賢談歷史》。
家母來自彰化田中,我有一半河洛血統,但從小在客家庄長大,對客家政治、人文自然多了份關注。一九八七年底《客家風雲》雜誌創刋,為隔年的「還我母語大遊行」暖身,我也幫《客家風雲》撰稿,至今未中斷。
一九八八年底「還我母語大遊行」熱鬧登場,結果是「狗吠火車」,政府只象徵性地每週在台視開闢半小時的客語節目《鄉親鄉情》;而客家語言、文化、傳播受到重視,是在總統直選後,因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的客家選票,常扮演關鍵角色。
二〇〇一年我調任台北縣特派員,擴充了我的採訪視野,後調內勤組長、副主任,並派駐晚報三年,讓我有機會主導規劃全國性的選舉議題,對全台各地的政治生態也有進一步了解。
客家人給人保守、內斂印象,非到危難時期不輕言反抗,但乙未抗日最悲壯的地區卻在客庄,相對於引日軍進台北城的「協力者」,甘當順民,越顯高潔。
一九五〇年代白色恐怖,共黨最後據點在桃竹苗客庄,也是政府最後肅清的地方,有人選擇「自新」苟全性命,甚至當了高官;有人卻莫名慘遭槍決,人生境遇有如天壤。我能取得白色恐怖資料,並進行採寫,要特別感謝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邱榮舉的幫忙。
二〇〇〇年總統大選,陳水扁贏在泛藍分裂,但二〇〇四年連宋合仍敗給陳水扁,阿扁客家得票率從三成漲至四成是關鍵。二〇一二年大選,馬英九與蔡英文對峙尖銳,馬英九能順利連任,主要也贏在客家票。
在威權時期,許信良、邱連輝分在桃園、屏東縣率先開創「黨外」時代,勇氣可嘉,惜後繼乏力。新竹、苗栗兩縣客家人口比例冠全台,近代卻見政客過度揮霍,唯利是圖;不然就是忽藍、忽綠,哪有硬頸可言?
從《聯合報》退休已五年餘,我不後悔提早退休,讓我在先父病痛纏身的暮年,陪他南北求醫,略盡人子之責;四兄弟、妯娌輪流給老母供餐後,因內人在北部工作,每月下廚七天,母子共餐,閒話家常,亦是快樂時光。
四年前展書堂老闆黃德泉介紹我幫年興紡織創辦人陳榮秋寫傳記,前往越南採訪;前年四月老長官林松青推荐我到泰國《世界日報》擔任特約撰述,採訪泰華社會菁英,都是難得的國外採訪經驗,讓我心懷感激。
退休後著手客家政治、文化研究,在海峽兩岸、東京多次發表論文;而以客家人角度寫本台灣客家政治史,為客家歷史略盡棉薄,也是我退休後的寫作計畫。這幾年到各地客庄進行田野調查,蒐集史料及照片,受到多位《聯合報》同仁的協助,也要致上謝意。
寫作是條孤寂的路,去年秋三十二萬字稿終於完成,正愁出版時,前《聯合報》副總編輯周恆和推薦給聯經總經理羅國俊,羅總曾任《聯合報》總編輯,他以「來美著力很深」給予支持,因此此書付梓,兩位長官都幫了大忙。
李喬老師是我從小敬仰的前輩作家、大河小說家、鄉長,他樂於為拙作寫序推薦,並溢美有加,對晚輩而言是無上光榮。
本人才疏學淺,書中謬誤在所難免,也盼各界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867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台北帝大農學博士徐慶鐘,師承「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從事作物生理生態研究,改良台灣稻米生產技術,育成鐘麻,台灣光復後學而優則仕,進入台灣省政府,成為首任農林處(廳)長,全面帶動農林漁牧業生產,讓台灣農漁業邁向現代化。
後受嚴家淦、蔣經國倚重,擔任內政部長、行政院副院長,成為台籍首位副閣揆,襄助蔣經國、孫運璿甚多。
徐慶鐘對台灣農業研究、推廣有著重大貢獻,並參與土地改革,被譽為台灣農業現代化的推手。李登輝是他的門生,受他提攜到農林廳服務,並獎掖赴美深造,師生本互動熱絡,但李登輝位居要津後,師生關係卻漸行漸遠。
台大首位農學博士
徐慶鐘(一九○七—一九九六)祖籍廣東蕉嶺,一八一二年曾祖父捷興公渡海來台,先在龍潭落腳,後移居台北艋舺(萬華),徐慶鐘也生於艋舺,是家中老么,上有二兄一姊。他幼年喪父,大哥徐慶祥曾赴東瀛留學,加入「新民會」,惜早逝,家中重擔落在長他十五歲的二哥徐慶忠肩上。
徐慶鐘念公學校時與名畫家楊三郎同窗,後考取台北帝大(現台大)農學系,成為「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的學生,一九三一年以《黃麻硬實種子之研究》論文畢業,在日本發表也受學術界讚譽。
他留在台北帝大擔任助教,並在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擔任研究員,一九四一年提出《台灣農作物栽培季節之特異性之研究》論文,榮獲帝大農業博士學位,是台籍首位獲此殊榮者,之後台灣土壤、肥料專家徐水泉也獲帝大農學博士。
育成鐘麻適合旱地生長
徐慶鐘從事作物生理生態研究有成,使原屬寒帶的亞麻,在亞熱帶的台灣也栽培成功,他更育成一種適合旱地栽培的麻類,可增產供造紙、紡織及製麻袋之所需,因其花形似鐘,農業界人士為紀念他的貢獻,特定名為「鐘麻」。他對台灣稻作第一、二期品種之分,亦有獨到研究,而台灣稻作品種之改良,應以對日照時間鈍感品種為基礎,對台灣稻作品種改良有極大貢獻。
台灣光復後,續任台大農學院教授,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來台接收後,聘他為行政長官公署土地委員會專門委員,也受聘兼任土地銀行常務董事,參與台灣土地改革規劃。
在我們討論中國的八大詩人之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什麼是好詩。現在我來問一個問題,詩是什麼?詩是人類情感的表現!所以說,沒有情感的詩,簡直不能稱作是詩。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了解什麼是詩,什麼不是詩,我們來打一個比方。大家應該都知道,弔古詩和詠史詩。我們可以這樣的劃分,弔古詩是詩,因為弔古詩是有感情的,弔古詩的感情是激揚澎湃的。而詠史詩不是詩,因為詠史是為了寫詩而寫詩,是為了記錄的,是沒有感情的,是充滿了理性的,而詩是要感性的,是要情感的。所以說,寫詩要有情感,沒有情感的詩,就不能稱作是詩。 ... 現在,我們來正式的討論中國的八大詩人。首先,我們把中國的八大詩人宣布一下,這八位詩人分是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遊,王漁洋。第一位詩人是屈原,屈原的主要作品是《離騷》,《九章》,《天問》等。屈原的離騷略有抱怨的意思,但是,絕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剝奪了離騷是千古名篇的稱號。屈原號稱香草美人,也正因為如此,屈原的作品大多用詞艷麗,也充滿了幽怨的意思,但這並不影響屈原的詩啟發了後世的無數詩人。第二位詩人是陶淵明,他的主要作品是《桃花源記》。陶淵明最為人稱道的故事,就是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淵明其實一個安貧樂道,淡泊明志的人。陶淵明其實是想要號召大家來體會生活的美好的,所以,他開創了山水田園詩派的先河,陶淵明也正因為如此號稱中國的泰戈爾。第三位是詩仙李白,詩仙李白的詩總是能把自己的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正是因為如此,太白也才有力士脫靴的故事。《將進酒》,《蜀道難》,就是李白的作品。所以說,李白的樂觀主義詩非常獨特。第四位,詩聖杜甫。杜甫其實是一位寫實派,他能夠把其實生活中很小很小的事寫成千古名篇,杜甫的生活其實也非常的苦難,也正是如此,杜甫才能寫出《兵車行》和三吏三別。第五位是白居易,他的主要作品是長恨歌,他的作品簡單易懂,簡潔有力,在長恨歌中,我最喜歡這一段。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第六位詩人是蘇軾,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豪放闊達,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而且最著名的還有他的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他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父親蘇洵和他的弟弟蘇轍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第七位詩人是陸遊,陸遊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要說陸遊最著名的詩,便是「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最後一位。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是清朝的王漁洋。有人評價他的詩詞婉轉而又含蓄。與朱彝尊並稱「南朱北王」。中國的詩詞博大精深,如果有機會學習詩詞,一定要認真學習。隔離期代班小作者:黃文龍 2020.3.16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EoRRNJ.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4420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北升降機零件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彰化中後幫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員林CNC 教練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員林布料摺景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外科手術口罩台南CE認證測試單位 桃園熱管熱交換式油泠卻裝置單元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醫療口罩面罩台南CE認證測試單位 新竹螺帽彈片鉚合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N95口罩台南CE認證測試單位 員林無結漁網經編機整廠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推薦讓您快速取得CE證書在歐盟行銷 高雄塑膠管及接頭整廠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